斗篷·聲音|他經濟崛起,抓住“敗家爺們”
2019.7.23
就消費能力,曾有人揚言說:少女>兒童>少婦>老人>狗>男人…
看看這張在朋友圈微博流傳已久的圖片。
這個理論是建立在男性主動消費的前提之上。他們不買各種各樣的衣服,甚至分不清各色各樣的服裝品牌。你要是讓男票去給你選一款52#星星紅色的口紅,那對于他來說要比那個久違的世紀難題(老媽和老婆都掉水里,先救誰)還要難。
事實上,在“她經濟”主導時代消費多年后,“他經濟”正在崛起,呈現出迅猛的勢頭,并騰升為消費市場新的藍海。
近日,球鞋交易平臺“毒”近期完成新一輪融資,投資方為DST(Digital Sky Technologies)。這個出身于虎撲社區的APP,最初只提供鑒定服務和用戶交流功能,2016 年 11月上線購買功能。2018 年獲得來自高榕資本、紅杉資本中國、普思資本的數千萬美元融資后,脫離虎撲獨立運營。
“毒”的主要商業模式是 C2B2C,作為中間鑒定方和平臺方將買賣雙方對接,通過抽取賣方成交價的7.5% – 9.5%作為傭金,以及收取買家的鑒定費(5元/件)盈利。
今年年初,知乎上線了CHAO App,該產品被外界描述為“男版小紅書”。
與“毒”App類似的是,CHAO 也具備“球鞋”交流功能,不過,這只是其中一部分。正如知乎像一個大雜燴,CHAO 的內容也是比較雜,沒有特定專注的品類。目前 App 內針對男性感興趣的內容主要分為精選、穿搭、球鞋、玩樂、日常、科技、視頻 7 個類目,展現形式為圖片 + 文字。
看到“他經濟”的玩家越來越多,轉轉也不甘寂寞,于5月7日在 App Store 上線球鞋鑒定交易平臺“切克”,以此為標志,轉轉開始涉足球鞋、潮流服飾等潮品鑒定交易領域。
除了這些新入局的玩家外,還有“識貨”、“nice”等,在針對不同的垂直類目,開展線上的男性經濟業務,發展的好壞暫且不論,但他經濟”確實正在成長為一個新風口。
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“他經濟”正在崛起。
QuestMobile數據顯示,我國男性移動互聯網民月活數量已經達到5.9億。這群男性網民經濟實力的提升、自我價值的重塑以及消費理念的升級轉變,正在逐漸推動“他經濟”成為新風口。
大概男性消費者過去只消費剛需品,購買力不夠旺盛,但隨著時代的前行,他們對非剛需品也產生了一定的消費需求,因而驅動了男性消費的整體增長。
男人們愈發意識到,他們的外在形象、服裝穿搭與審美品味已經成為職場、事業、生活中的加分項,因而漸漸開始通過購買護膚品、高檔服飾、時尚腕表等方式來展現自己的消費能力與個人魅力,來達成心理滿足和他人認可。這種意識潤物細無聲地促進了男性消費市場的繁榮。
而且“他”的線上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一點都不比“她”弱,其中,中上消費能力(高于200元)的男性甚至略高于女性。根據《中國奢侈品網絡消費白皮書》中的有關信息,網絡奢侈品消費中,女性占比略高于男性,但男性的客單價比女性高6%,且奢侈品消費頻次3次及以上的男性比例也比女性高。
雖然男性多是理性消費,不如女性那樣容易消費沖動,但他們更加注重消費品質,對于品牌的忠誠度也較高。此外,伴隨著收入的提升,消費能力的增長,男性群體更加看重“大牌”,他們可能并不在意商品本身的價值,但更關心品牌溢價。為了追求生活品質,他們可以更從容自如地花錢享受更高端的體驗和經歷,由此催生“他經濟”的活躍。
所以,在“他經濟”浪潮下,男性消費能夠深挖的商機并不少。
比如16歲~25歲年齡段的男性消費支出主要在體育、游戲、服飾等領域;26歲~36歲年齡段的男性主要消費領域開始向3C電子產品、汽車、旅游、保健等傾斜;37歲~50歲年齡段的男性消費主要為手表、奢侈品、汽車、旅游等;而51歲以上的男性則更注重于個人健康的消費支出。
面對他經濟群體的復雜性,各路品牌不妨“因地制宜”,加以把握,針對不同年齡段與不同類別的男性消費群體,采取差別對待的策略。
比如:在鞏固電子、手表、IT、汽車、白酒等傳統男性消費領域的同時,留意他們不斷擴張的消費領域邊界,包括傳媒行業(VR、電影、游戲等)、體育行業(電競賽事、健身、籃球等)、服裝行業(潮牌服飾、限量聯名等)、醫藥生物行業(男性保健、男性健康、醫美)等;不斷豐富產品門類,提升商品質量,從而獲得豐厚的報酬。
相較前幾代人對顏值刻意回避甚至羞于啟齒,生活在顏值經濟大潮中的年輕男性推崇更加光鮮的外表。這批群體在“他經濟中”最具代表性,極具消費活力,也代表了男性群體“高忠誠度”的消費特征。
而若想要吸引這些年輕男性,需要有更加多樣化的方式和多樣化的接觸點。
年輕男性的喜好和價值觀直接影響了品牌對于營銷戰略的選擇,比如通過跨越二次元、游戲、體育、文藝等多個圈層的營銷策略,可以將看似零散的傳播方式和接觸點組成不同亞文化圈泛90后人群的生活場景,從而提升品牌認知和聯想。
除此之外,品牌年輕化的背后并非是與年輕族群的喜好強行捆綁嫁接,而是走進他們的圈子,洞察其文化、精神等多層面的需求。并將品牌內涵與需求有機結合,在傳遞鮮明的生活態度的同時,實現品牌年輕化的軟著陸,從而培養品牌的高忠誠度粉絲。這一點可復制于其他男性群體的品牌策略中,深入不同群體,打造圈粉式營銷,可以形成不易流失、消費決策堅決的“死忠粉”。基于男性所具備的重效率、重品質等屬性,尋求更多的可開發領域。很多新的方向,都在等著被發現,然后基于這些細分領域,去深度運營,形成專業化、規模化的體量,用戶也就被集聚起來,流量轉化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。
未來,以性別進行絕對商業劃分的觀念或將會被打破,男性品牌忠誠度遠高于女性,誰能提前在男性主題消費的領域占好位,誰就能夠在未來得到更多的忠實流量。當“買買買”不再是女性用戶的專屬時,搶占好“他經濟”的制高點,或許“敗家爺們兒”也能造就新的品牌傳奇!
有關我們服務的更多信息,請聯系
15898377258 市場中心